笔趣趣 > 殷宋 >殷宋

第六十四章 信仰

贞明四年八月,吴国在王祺死于瘟疫之后,迅速派遣镇南节度使刘信为虔州行营招讨使,继续率兵围攻虔州,同时应付三路援军。

刘信的军事才能远胜于王祺,在仔细观察了战场局势之后,刘信做出了围城打援的策略。先继续对虔州城采取牢牢包围之态势,然后再逐个击破。

不过,还没等刘信动手,吴越国的一路援军先出问题了。吴越原本离虔州就远,钱镠采取的策略是“围魏救赵”,用攻打信州的方式来牵制刘信的军队,但运气实在不佳,数万吴越军居然被信州的一千多守军击退,被迫退守汀州一带,观望局势。

吴越的援军威胁已经解除,刘信兵分两路分别对付楚地和闽地的军队。刘信派遣部将张宣率三千精兵突袭驻扎古亭的楚地援军,大败楚军将领张可存。同时,刘信又派遣部将梁诠率兵攻击驻扎雩都的闽地援军。

吴越援军和楚地援军失败的消息同时飘进驻守雩都的闽地援军耳中,大家原本对吴**队就颇为忌惮,又同时获知了其余两路友军双双失利的消息,而且吴**队又携胜利之余威进攻雩都,这种仗没法打,弄不好要客死他乡。军心不稳的闽军最终选择了撤退。

三路援军的败退,让满怀希望的谭全播彻底绝望了。但坚决不服输的谭全播继续死守虔州,继续阻击吴军。刘信数次攻城不克,居然心生撤军之意。

而谭全播心生一计,派遣使者出城向刘信大肆行贿,希望刘信能够撤军,放虔州一条生路。看着极其诱人的行贿礼品,刘信心动了,准备率军返乡。不料,徐温的军令及时赶到,要求刘信必须攻克虔州,否则就军法处置。

贞明四年八月,刘信终于攻克虔州城,谭全播逃至雩都被俘,整个江西全部被吴国收入囊中,闽地从陆路进贡梁朝的进贡通道还是被切断了。陆上进贡通道被切断,王审知只能考虑从海路向梁朝进贡,虽然海上通道风险极高,弄不好就要葬身大海。面对如狼似虎的吴国,闽地显得弱不禁风,闽王兢兢业业的同时,不得不为了闽地的安稳向神灵祈福。

贞明五年,王审知某日夜晚做了一个非常奇怪的梦,梦见数百名梵僧出现在自己面前,这些梵僧们个个奕奕有光,所至处有双桧,并池而秀。其中一位僧人上前对王审知说道:“王能饭吾于此地乎?”第二天,王审知根据梦中的记忆,找到了那些梵僧出现的地方,下令在此地修筑寺庙,并把寺庙中的池命名为“浴圣”,桧木命名为“息圣”。

当然,王审知并非心血来潮,就凭一个怪梦就大兴土木,其实佛教在闽地早就已经相当兴盛了。之前,虽然有唐武宗的大规模灭佛,但唐宣宗及后面几位唐朝皇帝都信奉佛教,并对之前毁坏的佛教寺庙进行了较大规模的建修缮。闽地原本就有信奉鬼巫的习俗,佛教在闽地自然有生存的土壤和环境。

高僧广智,原姓陈,是闽地的一位高僧,传说其行走之间,一直有十二道身影跟随,又传说其在潭水中洗浴,整个潭水便会瞬间变暖。有一日,广智在潭中洗浴,但潭水却并不没有变暖,而此时山中突然想起鞭抶声,似乎在责怪广智没有使潭水变暖。广智闻后,长叹一声,从此再也没有下潭水洗浴。

王审知闻听广智的盛名,决定去拜访广智,并向广智询问道:“十世可知邪?”广智平静的回答道:“骑马来,骑马去,功下田,刀交运,井底座,二十年。”广智在光启二年因病去世,谥号正觉禅师。

高僧文炬,号涅盘,原姓黄,是县里的一名狱卒,但很不安心做自己的本职工作,没事经常跑到禅院去听僧人们讲课。时间久了,文炬居然深谙佛道,佛家名语出口成章,而且还学会了预测未来,出言成谶,极其准确,于是再也没有什么可以阻挡文炬成为得道高僧,他很快成为闽地有名的僧人。

当时,文炬为了躲避战乱,来到了莆田隐居,动不动就口出惊语预测未来。某日,文炬说道:“吾去世六十年后,当有无边身菩萨来治此国,听吾偈曰:小月走烁烁,千落及万落,处处凤离穴,家家种葵藿。”又曾对邑人说道:“无所居之地不动干戈。”小月走,暗指赵姓,烁烁,暗指火德王。王审知在泉州修建崇福院给文炬居住。光化元年文炬病逝,号慧日禅师。

高僧义存,原姓曾,泉州人,传说其在襁褓之中时,便闻钟梵声,辄为动容,预示着这位将来又是一位高僧。果然,十二岁时,义存跟随父亲游览莆田玉润寺,见到庆元律师时,突然拜而说道:“我师也!”。于是义存便出家于莆田玉润寺,正式成为一名僧人,三十二岁时,曾到北方,到幽州宝刹寺受戒。

后义存开始云游四方,参禅说法,曾得到南宗五代传人德山宣鉴的欣赏,被称之为德山的衣钵传人。但义存却在咸通年间返回家乡闽地,在古田象骨峰隐居,被朝廷封为真觉大师,成为当时屈指可数的禅宗名僧之一。

随后,闽地开始陷入战乱之中,一向喜欢宁静和平的义存为了躲避战乱,迁居到北方吴越一带居住。三年后,当义存得知闽地已结束战乱,便返回家乡,继续在象骨峰居住。

王审知对于义存的返回极为重视,曾多次接待义存,并先后舍钱九十万贯,帮助修筑象骨峰上的寺庙。象骨峰原本并不知名,王审知曾经向义存询问道:“象骨山何以奇?”义存答道:“山顶暑月犹有积雪。”王审知听罢,若有所思道:“那就干脆称它为雪峰山吧。于是,象骨峰便称之为雪峰山,义存所居住的寺庙也便称之为雪峰寺。雪峰寺由此开始闻名遐迩,成为著名的佛教名院之一。

义存返回闽地之时,王审知已经接任兄长之职。王审知曾向义存询问大摩所传秘密心印。义存答道:“须是见性。”王审知又问道:“何以见性?”义存答道:“见自本性?”当然,王审知毕竟不是什么高僧,自然不明白佛家的一些偈言,还得继续提问:“有形状否?”义存答道:“见自本性,无物可见。”王审知没有得到明确的答案,当然不肯停止,于是继续提问:“备此一真心本无生灭,今此一身,从何而来?”义存答道:“从父母妄缘而生,便即传命,身有轮回也。”

靠着王审知的支持和帮助,义存和雪峰山寺的知名度越来越高,鼎盛时期,义存的弟子和门客高达一千五百余人,义存也被称之为雪峰和尚。开平二年三月,义存得病,王审知立即安排医生前往医治,但义存却选择了拒绝,称其无病,五月,义存去世,年八十七岁。

王审知雅重佛教、发展佛教,并不仅仅是和得道高僧们频繁交流,不遗余力地大规模修建寺庙。闽地原本有二百多座寺庙,王审知主政闽地之后,开始大力提倡兴建寺庙,后来一共修建了二百六十七座寺庙。除了福州城之外,诸如漳、泉、汀、建各州也开始兴建寺庙,甚至包括建阳、浦城、松溪、崇安等县城也是不甘落后,频繁兴建庙宇。

当时,各路藩镇军阀一直忙着争夺天下,对于僧人超度并不感兴趣,还严格限制僧人超度的数量,就连南方的吴国也仿效中原王朝,严格控制僧人的总体数量。王审知对此却非常开明,完全不对僧人超度进行限制。光化元年,王审知在福州开元寺开戒坛,一次就超度僧人两万余人。天复二年,王审知又在开元寺超度僧人三千余人。僧人的数量在福建开始迅猛增长,这也显示了王审知在闽地大力发展佛教的决心。

由于闽地已经成为佛教僧人的一片安居乐土,各地的僧人们都选择到闽地避祸定居。很多僧人会带着自己收藏的大量佛教经典文件来到闽地,并对此加以修缮完善。一时之间,闽地成佛教经典文献的重要聚集收藏中心。

相关推荐:我能偷听重生儿子的心声云海迷踪武侠之粹毒医倾世:废柴逆天嫡小姐冒牌嫡小姐巨舰大炮时代心理老师的日常生活智霸三国生死簿重生六零团宠小福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