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宋贤弟莫非也有了高论?”张善瑜轻轻一笑,说了一句,随即与身边的书生们相视一笑。
读书人之间互相称呼,大都是‘宋兄’‘张兄’之类,至于我称呼你为张兄,你唤我贤弟这样的叫法,只在两个书生的关系比较亲近时才会有。
在同文社诗会之前,宋宪与张善瑜也不过泛泛之交。如今张善瑜这样称呼宋宪,无非是自觉身份地位比宋宪高而已。
张善瑜眼中的蔑视之色一闪而过。
众书生听张善瑜的话语,忍俊不禁,有人当场便道:“哈哈,宋贤弟看来看我们讨论得激烈,他着急了。”
“莫急莫急,此次功劳终归有宋贤弟一份!哈哈哈……”
这些人心底对宋宪倒是没什么恶意,可是显然也觉得宋宪在他们之中没什么地位,说话自然也就肆无忌惮了起来。
“在下,在下只是觉得,诸位此时便开始谈论如何分配功劳,只怕有些操之过急了罢。”宋宪吞了一口口水,初时言语间还有些磕巴,越往后反倒越顺畅,面上有一丝浅浅的微笑。
他扪心自问,这种境况,若是杨兄出现,杨兄会怎么解决?
紧接着,宋宪脑海里便出现了杨立在妓寨舌战世家子弟之时的画面,当时杨立唇角那一丝浅浅微笑,对宋宪而言,可谓是印象深刻。
于是宋宪就不自觉模仿了起来,心中亦愈来愈平静。
宋书生非是缺乏勇气之人,他能与杨立这样一个顶着大逆名头的人结为至交,已比在场的寒门子弟强了太多。
宋宪胸中虽有惊雷,但面若平湖,一句话令众人噤声,不再言语之后,与张善瑜对视着道:“幕后之人对盛州寒门设下了这个圈套,不说其已做好万全准备,但至少方方面面都会考虑到。”
“宋贤弟想说什么,直说便是,不必拐弯抹角。”张善瑜不耐烦道。
到了此时,他意识到这宋宪是来挑拣自己对策里的毛病,既然如此,张善瑜自然也不会给一个素无才名的宋宪留什么面子!
“那……在下便直说了?”宋宪看向其他书生,目光沉定。
书生们纷纷点头:“直说便是,有甚么说不得!”
“在下觉得……”宋宪开口便道,“诸位口中那些所谓妙计,高论,以及善瑜兄的对策,于此时形势而言,尽皆无用,全是浪费口水!”
宋宪心脏砰砰直跳。
他从来不相信自己能说出这样不温和的话,但他就是把话说出来了。
宋宪很清楚,此刻如若还不给这些被热情冲昏了头脑的读书人们泼一盆冷水,他们就根本清醒不来。
宋宪更清楚,这些人对于自己能说什么,会对此事有什么意见,其实一点也不在意,但宋宪必须要让这些人对自己的观点在意起来。
唯有在意了,才能从心底重视!
而达到这一目的的捷径,唯有以话语相激,逼得他们不得不放下自己的那些所谓妙极,转而仔细倾听宋宪的话语,企图从中找出漏洞,好再来攻击宋宪。
宋宪不会给他们找到这个漏洞的机会!
要让众人心服口服!
“你说什么?!”张善瑜面色一变,冷声道。
“狂悖乖谬!”又一个书生口中发出嗤地一声,怒斥宋宪。
“宋兄未免太狂傲了!”这是较为温和的责备。
众书生纷纷怒视宋宪,觉得他说话太不客气,也太狂傲了,好像这个叫宋宪的能想出什么妙计,高招一样!
“诸位死到临头尚不自知,竟还有心思想甚么建功立业,死了便一了百了,功名利禄皆成粪土,到时候再追悔,恐怕晚矣!”
宋宪昂首高声道,众书生闻言更加恼火,张善瑜更是咬牙切齿。
张善瑜一拍茶案,长身而起,目光咄咄逼人地盯着宋宪,寒声道:“那倒要请教请教宋兄!我们是如何死到临头且尚不自知了?!”
“诸位都好好听一听宋兄的高论!”
在张善瑜一番言论之下,众书生心底顿生同仇敌忾之气,尽皆紧盯着宋宪,侧耳倾听宋宪会有何辩解,摩拳擦掌,誓要从宋宪的言语中找到缺陷,再抓住这个缺点对宋宪大加驳斥,令之颜面扫地!
“如今天下寒门士子皆在那幕后之人的算计之中,先前山阳郡寒门已尽皆中招,锒铛入狱!”
“幕后之人既然要算计我等,准备自不可少。在下觉得,若一切真如张兄所料,此时只要我们各自散去,各回各家,这场风波便能消散的话。那山阳郡一众士子莫非都是傻子?他们想必也是如我们当下一样,被人带进来了一个如‘同文社诗会’一般的场所,而后便无声无息的被人一网打尽了?”
“此中便没有什么反抗,没有人想到自己中了圈套,劝说大家先行退却,各自回家,避过这场风波?”
张善瑜面色铁青,闷哼了一声,觉得宋宪说得还有几分道理,因之没有立即打断。
书生们余怒未消,虽然觉得宋宪此言有理,但并不点头同意,只是看宋宪接下来会不会出错。
“在下觉得,山阳士人必然也料到了他们中了别人的圈套,想必也采取了一些措施,欲要避过这场风波。但他们失败了。”
“他们失败被捕的原因,想必诸位也有听说,皆因这些书生家中各自藏着谋反的密信!”
“我想请问诸位,可有写过这种大逆不道的信笺?”
宋宪面色坦然,但言语之中逻辑缜密,滴水不漏,他扫过众书生的面庞,看到那些方才还同仇敌忾的学友们脸上,已经现出几分沉思之色。
“此多事之秋,莫说是那等大逆不道的信笺,便是任何可能挑惹风波的只字片语,我等亦不可能收藏!”张善瑜断然道。
对这一点,众书生自然是信誓旦旦,告知宋宪自己家中没有那等招灾的东西。
“如此,甚好。”
宋宪点了点头。
至少在这一点上,学友们都是清白的。
真实的东西永远都经得起检验与推敲。
宋宪嘴角微扬,烛火的光芒映照到宋书生的脸孔上,使他这一个笑容多出了几分诡异而阴森的味道。
他接着说道:“诸位固然是清白之身,家中没有这类招灾的物什。但是,诸位可知,栽赃嫁祸这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