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趣 > 东唐 >东唐

319.北伐之后

契丹人的确是全军覆没了,这从入夜后城外唐军军营里响起的歌声中能听的出,悲壮的《送死歌》曲带豪迈,这是胜利者的声音,谁会听不出来?

韩氏下了床,披上猩红色的披风,让婢女打上灯笼,穿门过户来到朱克融的判事厅,屋里灯还亮着,大将周宛和谋士郑天才都在,平素大嗓门的周宛这晚说话却细声慢语。见韩氏至,二人起身见礼后离去。朱克融起身扶韩氏坐下,喟然一叹,说道:“有个不好的消息正要告诉你。”韩氏道:“这些年军政大事上,妾从未置言一句,今天妾有句话要跟大王说。”朱克融点点头,扶韩氏落座。韩氏道:“为了幽州数万军民,大王还是降了吧。”

良久之后,朱克融默默点头,握着韩氏的手,含泪道:“怪我的贪心害了你。”韩氏为丈夫拭泪,浅笑道:“纵无贪念,该来的还是要来。保全了阖城百姓,大王去哪妾随你去哪,生生死死一刻也不分离。”

朱克融答应献城自非凭韩氏的一言半语,压垮他的最后那根稻草其实在营州。卢龙军本是大唐设置震慑燕北草原的军镇,契丹、山奚都是其镇抚的对象,朱克融执掌幽州后结契丹、山奚为联盟,两族由被镇抚的对象一跃而成为与幽州平起平坐的盟友,这让许多人不习惯。

因为朱克融的纵容,契丹人、山奚人在幽州招摇过市,与汉人买卖,强买强卖,出现纠纷,朱克融出于大局考量,多袒护胡人,此举遭致百姓的极大不满。幽州百姓多为驻军亲属,百姓的不满情绪很容易感染士卒,幽州军之所以迟迟未反,一是朱克融擅于治军,能平衡军中各派势力。其次是其搜刮到财富的能力高人一等,能满足军人的物质需求。

李熙的北伐彻底打破了这种平衡,首先是军内各派的势力平衡被打破,朱克融本部遭受重创后被围困于幽州孤城,王智兴败亡,营州老军现在是一枝独秀。因为北伐,幽州大部州县丢失,财赋断绝,朱克融用于收买军心的钱袋子没了,那些眼里只认钱的卢龙老军还有谁买他的账?

因而当内访司把朱赫包装为幽州军唯一救星,唯其出任节度使,卢龙军才能得新生时,营州老营毫不犹豫地发动了兵变,乱兵砍杀忠于朱克融的兵马使,推举大救星朱赫为幽州留后,公然不承认陷于重围中的朱克融。

王智兴被擒、契丹人全军覆灭,平州城破,营州兵变,一连串的坏消息接踵而至,幽州城内诸军士气低落,难堪一战,降是败,战亦是败。军心动荡之际,李熙又开出了足以诱发兵变的献城条件,朱克融若不答应,则幽州城内时时都有发生兵变的可能。权衡利弊后,和平让出幽州成为朱克融保全自己和家族的不二选择。

谈判持续了一个月,这期间两军没有爆发任何冲突,幽州城内的粮草尚可

支应,正在进行的谈判得到军民上下的一致支持,城内形势十分安定。而围城的唐军在大胜契丹人后,士气高涨到了极点,经过一个月的休整,军心士气都已恢复,入夜后,幽州城外三军齐唱《送死歌》,歌声雄壮,守军目瞪口呆、百姓胆颤心惊。

这歌声也像一记记闷锤,猛力敲打着朱克融和他幕僚们的心,促使他们早定归降之计。

李熙给朱克融的条件已经足够优厚,讨价还价的余地其实很小,所谓的谈判不过是兑付条款细则,便于具体操作。幽州借机拖延时间,观形势之变化,希冀能有什么奇迹发生。围城者则借机休整、消化战果,逼迫后方运粮运军械北上,为更大的军事行动做铺垫,双方各取所需。

北伐的目标已经实现,北伐之后是继续挥师北上,进入草原击垮已被严重削弱的契丹,一劳永逸地解决边地的威胁,还是挥师向西解决龟缩于山河之间的河东刘氏政权,亦或者是班师回朝休整待命,军中意见分歧很大。

北进草原追击契丹残部的困难显而易见,河北新附尚不平静,河东又在一旁窥视,契丹虽然已经衰弱,却并非不堪一战,北伐军以步兵为主,深入草原追击马上的胡人总是吃亏。但出兵的优势和好处也是很明显的,契丹新败,内部力量平衡被打破,正是改朝换代的好时机,遥辇氏有借机削弱耶律氏的冲动和条件。契丹八部分作两大派系,遥辇氏和耶律氏是两派的代表,两家相争的结果是整个契丹都被卷入内讧之中,不管最后谁胜出,对契丹人而言都是失败。“帮助”契丹起内讧,借契丹内讧之机各个击破,成功的机率很大。

此外,被契丹击败的山奚当下处境艰难,对契丹人怀着刻骨的仇恨,他们急于复仇却恨力量不足,被仇恨蒙蔽双眼的草原人,即使是明知被人利用,也会甘之若饴。

其三,十六万大军会聚幽州是何其的不易,趁势北上的成本比撤兵后再出兵显然要小的多。最后一点,幽州新附,四万骄兵悍将正可利用。

打河东的理由是易定之战极大地损伤了河东的实力,河东现在是无兵无将,空有一付唬人的架子而已,十六万大军挥师西进,占据云、代,由北向南,必成横扫之势。河东旦夕可定。缺点是若与河东开战,须防备刘驾狗急跳墙,舍弃河东不要,而南窜攻打洛阳等地,驻守昭义和河中的兵力能否挡住河东军疯狂一搏,未经检验,很难说行。

班师回朝现在是大多数底层军官和士卒的心愿,此番北伐他们得利不少,也十分疲惫,有命弄钱没命享用,换成谁也不愿意。大军归心很重。此刻若下令回师,只须规划好行军路线,则根本不必筹措什么军粮遣送,士卒们自己就能走回家。

十六万大军北上难,再度北上就更难,放他们回乡易,再次督促他们披甲北征就难了。

何去何从,众人争执不下。李熙也有些拿不定主意。

念郎已满十八岁,以荫补入仕,授秘书监校书郎,充军镇州节度使府供院孔目官,在李寰麾下当差,幽州战事平息,李寰创造机会让他从镇州押运粮草到幽州,来见李熙一面,交割完公事后念郎惴惴不安地来见李熙,恰逢李熙和新罗国使者金次俊要出营,李四擅自做主将其一并带上。

李熙去的地方是距离幽州城八十里的白马桥,最后一支契丹军约八百人三天前穿越重重防线突然出现在幽州城北,希图冲入城中,契丹人马虽不多,但若进入幽州城,则势必给正在进行的谈判造成巨大影响,后果可能是几千甚至几万士卒命丧燕地。

八百契丹骑兵最后被驻守城北的武宁左厢周野部所阻,激战半日,契丹人大败,遂折转向西奔逃,在白马桥被白奴军包围而致全军覆没,近千具尸体躺在白雪皑皑的旷野上,一眼望不到边。

金次俊眯缝着小眼睛,站在马镫上,努力地伸长脖子向远处眺望,眼前的惨烈景象是他平生所未见,那是一眼望不到尽头的死亡。下马的时候,新罗国的使者,皇族贵戚金次俊腿肚子有些抽筋,试了几次才勉强下得马来,然后立即惊叫了一声。

他踩着了一具被雪掩埋的尸体,在惊恐中向后暴退时,接二连三地踩中雪中的横尸。最后新罗国使者一屁股跌坐在地,触手处正摸着一个契丹死尸的脸。李熙让念郎扶起使者,望了眼死尸那张年轻的脸,说道:“在父母的眼中他们还是孩子,在妻子的眼里他们是可以依靠的丈夫,在孩子们的眼里他们是慈爱的父亲,可是在这,他们倒卧冰原,只能是一具无人认领的横尸。”

李熙望了眼正在清扫战场的士卒,感慨地说道,顿了一下,他忽然问金次俊:“我大唐二十万雄兵到幽州来,是为了平息王智兴叛乱,并非要对什么人开战,契丹人自不量力,自己扑过来找死,那也只好成全他们,这八百人躲在松林里,忍饥挨饿近两个月,为的就是要突入幽州城,去蛊惑幽州城里的士卒继续跟我们打下去。这样恶毒的心肠,死有余辜,孤是绝对不会手软的。”

金次俊咳嗽了一声,一瘸一拐地跟在李熙身后,李熙的话意有所指,指意为何,他心知肚明,新罗国国王金景徽趁幽州开战,大唐无瑕东顾之际,屯重兵于大同江口,向北窥视,希望能分一杯羹。这些年因为幽州屡次参与内部征战,对边地管辖减弱,对辽东更是无暇顾及,致使大片土地被渤海、契丹所窃夺,新罗国畏服大唐,一直谨守边界并未有出格行为。

此番闻听河北大乱,有心北进夺取大同江以北平原,又恐大唐结束内讧兴兵问罪,故此才派金次俊前来探听消息。李熙没有把话明说,却已让新罗使臣感受到了凛凛杀气。

相关推荐:被逐小队恶劣魔王娇仙妻大唐最强术士碧血九天传重生之我变成了小蝌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