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趣 > 规则系学霸 >规则系学霸

第五百五十七章 外松内紧的舆论战

加利福尼亚,帕罗奥多市,斯坦福大学,力学工程研究所。

迈克-贝莱加尔和简-詹姆正在实验室里,研究着边侧建造好的圆形装置。

圆形装置看起来就很高端,下面密集的线圈、厚实的玻璃器皿,还有大量不知道什么金属环绕,玻璃器皿里面装载的银色金属正在发光,上面则悬浮着一个超薄塑料小球。

如果被普通人看到,肯定会惊讶于眼前的一幕,但贝莱加尔和詹姆却满脸不解,他们围着装置一直转来转去,眉头也紧紧的皱了起来。

“这不可能!”

贝莱加尔说道,“我们早就完成了超导反重力的重复实验,但最多减少百分之十的引力作用。先是那样大型的装置,想要漂浮,理论上,最少也要减少超过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引力。”

詹姆摇头道,“百分之七十,不够。从曝光的照片来看,那个大家伙最少也超过一百吨,也许有三百吨、五百吨,甚至更多,但是,圆盘下方冒出的火焰很少,它使用了推进器,但大概只是用来维持平衡。”

贝莱加尔思考着说道,“也许反重力作用会推动空气向上流动,也能带来一部分作用。”

詹姆撇撇嘴道,“你相信风力能把几百吨的装置吹起来吗?”

“减少引力后,只有几十吨。”贝莱加尔坚持自己的说法。

詹姆用力抿住嘴,“好吧,就像是你说的,减少百分之七十的引力,但是我们依然做不到。”

“……唉!”

“唉!”

两人眼前就是超导反重力装置。

斯坦福大学一直致力于反重力的研究,每年不惜投入一亿美元,研究也是有进展的。

事实上,早在李宁的超导反重力理论发布前,就已经有相关的实验发现,发现的相关‘重力缺失’,被认为是‘神秘的电子推力’造成的。

早在二十多年前,M国和E国科学家,就航天技术进行相关的交流,的就在探讨一种能对重力进行控制的推力发生器。

他们认为这类的研究,可能会对航空器的发展带来划时代的影响,并有可能会发展出一种新型武器。

同时,M国的NASA、波音公司以及一些知名的研究机构,都开始介入到相关的研究。

斯坦福大学也是其中之一。

去年,M国跨学科技术公司声称,他们设计了一种所谓的“升力器“,“升力器“是用一种轻木棍做成一个三角框架,棍上附着一根电线,周围用金属箔片围绕而成。

只要将正电接通电线,负电接通金属箔片后,这个升力器就会飘离桌面,升到空中。

“升力器“的设想最初是该公司的一位电-光工程师在进行一种激光器试验时发现的。

在他所试验的激光器中也有类似的电线-金属箔片的部件,他发现只要一接通电流,金属箔片就会出现莫名其妙的扭曲运动。

接着他又发现如果把一个电线和金属箔片形成的三角体作为一个单元体,那么通过多个这种单元体的组合可以做成更大和更重的“飞行器“,其外形既不用设计成空气动力外形,也不需要运动部件,只要通上电流就能升到空中。

后来又有法国物理学家,在自己的试验室里再现了这个试验,还对所谓“升力“作了定量的测定,他在接受采访时说,“我制作的“升力器“能很快地加速上升,而且能非常稳定地悬浮在空中。”

问题来了--

“升力器“是靠什么力把它推到空中的?

现有的物理学无法对“升力器“做出解释,相关的研究也引起了非常广泛的关注。

后来就是赵奕和李宁的实验发现了。

他们一起发布了实验结果,还发表了相关的理论研究,表明离子晶格自旋,会带来反重力作用。

这个理论完美的解释了,之前所发现的实验现象。

斯坦福大学也因此加大了对反重力研究的投入,还特别邀请李宁到大学来演讲,并希望聘用他成为教授,只是被李宁拒绝了,他只是应邀到斯坦福大学,做了相关的报告和演讲。

李宁拒绝的原因也很简单,他一直希望获得重视,但毕竟已经年纪大了,马上到退休的年纪,再换个环境去工作,根本就没有必要。

斯坦福大学的相关研究,也只能依靠赵奕和李宁的理论,进行相关的复原实验,并在此基础上继续去拓展。

迈克-贝莱加尔和简-詹姆,是斯坦福大学反重力研究的核心人物,他们一起进行了复原实验,而且还非常的成功,他们设计的装置,比赵奕、李宁一起发布的,效果还要好一些。

他们一直都坚信,自己所做的已经是最前沿的研究了。

反重力效果能达到百分之十,已经是非常惊人的数字了,甚至可以带动薄片、塑料小球,直接上升到空中,更不用说气球之类。

现在他们只感觉忧愁,詹姆叹道,“也许我们都想错了,那并不是超导反重力,照片拍摄的也不完全,比如,那个大家伙有螺旋桨,只不过是在中心位置,根本拍摄不到。”

贝莱加尔道,“我也希望是这样,但理论上根本说不通,中心处有巨大的螺旋桨,风力根本不足以带动起那么大型的装置。”

“好吧~~”

詹姆感到非常的无奈,他们想不出具体是什么。

“贝莱加尔教授、詹姆教授,有人找!”外面传来一个喊声。

两人一起推门走出来。

一个半秃头的胖子站在门外,看过来的目标带着审视,但还是很礼貌的伸出手,自我介绍道,“波德克列特,五=角大楼特派官。”

贝莱加尔毫不在意的撇撇嘴,他知道相关部门一定会派人来询问,只是没想到是五-角大楼。

代表军方?

詹姆则是点头道,“我们早上还说起,肯定会有人来,但是很遗憾。”他摇头道,“我们关于反重力的研究,只停留在减少百分之十重力上,不可能再高,换句说话,那个神秘装置,我们根本搞不懂,无能为力。”

“一点都不知道?”波德克列特的话音有些不满。

“确实不知道。”

贝莱加尔点头道,“如果我们有什么消息,一定会说出来,相信你也去找过别人了,对吧?不可能直接来找我们,我们还没有那么大的影响力。”

波德克列特思考着问道,“你们对此有什么猜测吗?或者说一下想法,我想知道一些,记录下来。你们懂得,这是我的工作。”

“好吧。”

贝莱加尔和詹姆对视一眼,说道,“我们认为肯定和反重力有关,中国那边对此的研究更加深入、更透彻,大概因为是……赵奕?”

“赵奕?”

詹姆点头道,“赵奕和阿拉巴马大学的李宁教授,一起发表过反重力相关的理论,对于未知的‘电子推力’做出了解释。”

“那些只是公开发表的,也许赵奕还有其他研究,你懂得,世界天才,他应该有更深入的研究。”

波德克列特用力抿了抿嘴,念叨着,“赵奕……好吧,所以我应该去塔斯卡卢萨?”

“当然。”

“李宁教授也许知道些什么。”詹姆跟着说道。

……

波德克列特把消息上报给了五-角大楼,马上就有下一个特派官找到了李宁。

李宁和赵奕发表过实验研究后,名气有了很大的增长,因为拒绝了斯坦福大学的邀请,阿拉巴马大学给了他更好的待遇。

现在李宁的实验室扩大了,学校还特别划拨了大量的经费,让他继续从事超导引力的研究。

当有特派官找到的时候,李宁还呆在实验室里,但他的状态和詹姆、贝莱加尔一样,都惊讶于媒体上的消息,“那么大的装置,怎么可能?”

“超导反重力?不可能的,推动那么庞大的装置,肯定需要一种新型的反重力方式。”

他也肯定是反重力技术,但不知道具体是怎么做到的。

当特派官过来询问的时候,李宁说的比贝莱加尔和詹姆多一些,因为他有些害怕特派官。

这是种族决定的。

M国白人是拥有特权的,他们一点都不害怕政-府机-构人员,因为他们知道自己不会无辜被捕。

黑人、黄种人都会有类似的担心,有时候,法律对他们不是完全公平的,黄种人的担心更多一些,因为黑人还能肯定自己是M国人,而黄种人,哪怕几代人生活在M国,走在路上也会被认为是中国人。

李宁早就拿到了M国护照,在阿拉巴马大学工作了近三十年,但他依然没有绝对的安全感,生活工作上都相当谨慎。

当被问起反重力以及媒体报道的看法时,李宁说了很多东西,但他说自己的看法时,还是稍稍撤了个谎,“我认为是反重力技术,很可能和超导反重力存在直接关系。”

“中国一直支持创新研究,比如,他们正在论证建造世界最大型的粒子对撞机,我认为,我们应该加大相关研发的投入……”

他连续说了一大堆,好像一切都为M国考虑。

实际上,李宁并认为是反重力,但不认为是超导反重力,因为超导反重力是有上限的,他就是理论创始人,比谁都要清楚。

但是,他还是说‘超导反重力’,一则是超导反重力理论,是他提出来的,理论完善、实验证明是靠赵奕,但最先提出来的贡献最大。

超导反重力就是他的研究,加大研发投入受益方也会是他。

另外,就是不想‘指引正确的方向’,李宁身在M国,一直都感觉格格不入,不管再怎么努力融入其中,但‘中国人’、‘华人’的字眼充斥了生活。

如果换做是个年轻人,也许会为了未来妥协,给M国发展做出贡献,来争取更好的待遇。

但是,李宁已经年纪大了,他不需要什么好的待遇,反倒开始想起自己的中国人身份。

这个说法是一石二鸟。

对他自己也有好处,也能阻M国找到真相。

……

首都,新闻会场。

大量的国外媒体聚集,都来参加新闻发布会,他们希望知道‘神秘装置’的真相。

现场记者对新闻官的提问,也都和报道出来的‘神秘装置’有关。

但多数记者并不报希望,类似的‘神秘研究’肯定是保密的,几乎不可能真正公开信息。

“新闻官一定会说,‘我不清楚你说的实什么’,或者‘舆论都是杜撰的’,又或者‘我希望是真的,但我从没有听过类似的研究’。”

有记者预想道。

反正新闻官肯定会推说不知道。

他们都想错了。

当新闻发布会开始以后,有个Y国记者站起来提问,新闻官就说道,“……我们遵循国际法,有权利进行高新科技的研究。”

“在最尖端的反重力研发上,我们已经取得了受瞩目的成果。这归功于一批无私奉献的科学家,归功于奋战在科研一线……”

“巴拉巴拉~~”

新闻官说了一大堆感谢的话,仿佛就像是在做研发汇报演讲。

全场记者都惊住了。

他们还是第一次如此认真的听一大堆官方的‘感谢’,因为他们实在是太惊讶,完全没有想到,新闻官会直接承认这件事。

下一个问题,马上有记者站起来提问,“能谈谈这个神秘的装置吗?它叫什么名字?应用的是什么技术?”

新闻官道,“第二个问题,我可以回答了,应用的是反重力技术,至于第一个问题,涉及到科研机密,很抱歉。”

接下来好几个记者,问起的都是有关技术、研发、理论等问题。

新闻官的回答五花八门,各种说法都有,但仔细琢磨一下,都能简单概括为,“抱歉,机密。”

“下一个~~”

新闻发布会结束了。

大部分国外记者的提问,都没有得到满意的回答,但他们还是非常的兴奋,因为最重要的是,新闻官公开承认,‘神秘装置’确实是中国的研究,确实拥有了反重力技术。

至于具体是什么样的反重力……

反正是反重力!

普通人也不会去深究反重力技术原理,是否问出来也就不重要了。

事实上。

在舆论层面上,高层早就研究好了应对方式,最开始的几次反重力研发会议,每次都会谈起两个问题,一个是保密性问题,另一个就是被曝光以后的应对措施。

现在反重力研究进入到实验阶段,空中堡垒先期的实验,肯定是要让装置上天的,再想做到完全的保密,几乎是不可能的,与其遮掩着不承认,还不如大大方方的承认。

在舆论层面来说,应对方法就是把反重力技术,当成一种普通的高新技术看待。

研究,有。

具体,保密!

同时,舆论上也要一直强调,反重力重点在于民用,在于航天的相关研发上,军事方面的应用,强调‘维护主权、和平’等就够了。

其实反重力相关的研发,能保密肯定是最好的,被曝光也根本没关系,因为国内领先了很多步,其他国家即便知道消息,没有理论支持,想研究连突破口都没有。

现在反重力团队用的是光子反重力技术,而媒体上只知道是反重力,也许会想到超导反重力。

以后知道光子反重力,想研究依旧困难重重。

反重力团队的专家们很有发言权,他们用了几个月时间,都没有完全搞懂基础的光子反重力理论,实验装置设计上,好像是知道点什么,设计到的细节又是一片朦胧。

其他国家去做研发,到这一步都非常困难。

就像是M国拥有的大型核反应堆技术,也就是核动力航母技术,其他国家都知道核动力原理,可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建造出和M国同样的大型核动力航母。

只要核心是保密的,研究曝光也没关系。

另外,国际军事形势,和几十年前不同。

反重力是前沿科技,甚至说是科幻级别的科技,肯定会成为未来发展的大方向,但军事上来说,起到决定性的永远是核-弹。

核威慑,同样是守护和平的手段,正因为存在核威慑,地球的未来很难再有大的战争,否则就可能成为人类灭绝的灾难。

中国拥有核武器、洲际导弹,就算被曝光出有什么高科技,也根本不怕受到窥探。

其他国家的招数,不外乎就是经济、军事上给予压力,但直接开启大型的战争几乎是不可能的。

高层还想到另一个手段,就是以基础的反重力技术,作为筹码来交换一些先进技术。

这是赵奕提出来的。

光子反重力就是他研究出来的,他对其难度有很深的了解,因为内部设计及其复杂,没有基础理论支持的情况下,哪怕是把反重力装置,送给其他国家去研究,其他国家最多就是照猫画虎,制造个差不多一样的,却根本无法再进行下一步的研究。

所以拥有基础的理论,就能把握住研发的主导权。

这个主导权对于国家、对未来都是极为有利的,而同时反重力技术本身,其实不能直接带来什么,还要消耗大笔的研发投入。

空中堡垒,建造是需要大量经费支持的,就算建造出来,最多就是大大增强近海防御能力。

在核威慑面前,再高端的技术意义也是有限的。

总之,反重力技术曝光,有好处也有坏处,完全保密不可能做到,曝光本身,也是在预料之中的。

……

国家新闻官公开表示,确实是在研究反重力技术,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表现出一副‘不在意别国知道’的样子,但实际上来说,应对上还是外松内紧。

对外表示不在意,对内则马上转移阵地。

反重力研究组继续往北部山区转移,理论组相对简单一些,往首都中心的军区靠拢,给分配了固定的住所和办公地。

赵奕和理论组十几个人,一起到去了新的驻地,他们处在警戒严密军区附近,环境还是相对安静的,附近还有温泉会议中心,往周边走五公里,就到了热闹的市区。

赵奕对环境还算满意,只是生活上受到一定的限制,还是有些郁闷的,但也是没有办法的。

现在他所做的研究,直接关系到未来科技、大国竞争,再想要轻松、普通的生活,已经是不可能的。

当生活不能反抗,就只能努力去习惯。

“如果研究能让中国的科技、军事水平,远超国外,大概就会好很多了。”

“另外,也要让更多的人参与研究,而不是自己一个人……”

赵奕思考着,顿时对空间理论的整理工作更加重视了。

只有把理论进行系统化的整理,让更多的人更容易理解,其他人才能参与到后续的研发中,而不是单单靠他自己,就算他再天才,一个人能做的也是有限的,怎么也比不上几十、几百人,针对不同方向去做研究。

与此同时。

国际上针对神秘的反重力研究,策略也同样是外松内紧。

当舆论都在讨论‘反重力技术’时,M国知道必须要站出来说点什么,媒体宣传上也要重点把控一下,因为M国给世界的印象,一向都是拥有最前沿的科技,无论是军事、航空、航天,还是民生等各个领域,都是处在世界的最前沿。

但是,中国已经制造出了反重力装置,甚至能让加大的装置,上升到近千米的高空,而M国就连原理都不知道,完全是一头雾水。

这怎么能行呢?

不管神秘装置采用的是什么技术,都一定不能认可其科技含量,否则就是对信心的重大打击。

所以马上就要发起舆论战。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舆论就出现了变化。

之前好多媒体都在惊叹着神秘的反重力装置,有的还声称中国的反重力研究,代表了国际最前沿。

M国官员站出来表示,“我们早就已经有相关技术,但建造那么大型的装置,需要耗费太多的资金。”

“这是得不偿失的。”

“那种大型装置有很多缺陷,比如,灵活性,如果升到了空中,就是个固定的靶子,根本没有任何意义。”

“中国不惜耗费大量资金,制造这种无用的装置,反正,我们很难理解。”

“当然了,不可否认,中国在反重力的研究上,已经快要追上了我们……”

政-府官员的讲话,让一些民众变得安心了。

M国的媒体的论调也变成了,“”不少。

他们的普通人

现在大部分舆论则变成了,“中国建造的神秘装置,其实只是看起来惊人,技术上根本什么。”

“M国拥有同样的技术,而且理论研究更加前沿。斯坦福大学每一年在反重力研究上,投入超过一亿美元!”

“那种装置制造会浪费大量的经费,根本没有任何意义!”

“完全是样子货!”

“看起来吓人,实际上,根本没什么用处。”

“……”

M国的舆论影响还是很大的,欧洲国家很快就做跟风报道,发表了大量类似的评论。

国内也受到了影响。

有一些网络名人都站出来质疑说,“为什么要把经费,耗费在这种没用的东西上?”

“做决策的官员都在干什么!”

“这有什么意义!”

当然了。

大部分舆论还是支持反重力研究的,质疑的声音只是少部分,毕竟大型装置已经飞上了天,想要做到这一点,仔细想也能知道,并不是花费多少经费的问题。

那可是几百吨的大型装置!

哪怕是用最先进的推进器,也不可能让这种大型装置,在空中悬浮太久的时间,单单是能源就是个大问题。

M国发动舆论战的同时,内部则是紧张的讨论着--

“这到底用的是什么技术?”

“斯坦福的专家认为,不是超导反重力,而是一种新型的反重力;李宁教授的看法截然相反,他认为就是超导反重力。”

“两种说法,我们要怎么去研究?”

“现在信息太少了,只能找相关的专家,特别召开会议讨论……”

“……”

相关推荐:原始社会好医者为王回到反派少年时炮灰不想死(快穿)路人甲穿到五零年代从死后开始忽悠诸天末世之能源掠夺系统回到六零年代魔力汲取系统之鬼神主宰全民剑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