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好,幸好随意问了一嘴,现在纠正还不算迟。
“多宝上仙曾经对我说过,伯邑考虽是天人之姿,却没有人间帝王的气象,他原本所选之人,乃是姬昌的第四子,姓姬名旦”
“鸡蛋?”,火灵多了一嘴,“谁起这么奇怪的名字!”
赵公明回忆着说:“姬旦这孩子我也关注过,确实比同龄人稳重,再不见有什么特殊的地方了”
这就是真的是有眼不识金镶玉了,周公在后世的名声,可是能与圣人们一较高下的。
儒学先驱,儒学是什么概念。
别说截阐两教了,整个道家在儒家面前都得低下高贵的头颅来说话。
至于佛教。
儒学在后世真正做到,你们所有人全部加起来都干不过我的局面。
独尊儒术!
这是天道想要看到的发展趋势。
哪怕是鸿钧也得低头!
为什么封神大战之后,鸿钧要给自己的三个弟子三清服下陨圣丹,时代已经变了,他不出手限制三清,天道出手,三清可就不是被限制了。
这天底下真正的大佬只有一位,就是天道。
逆天而行?
拜托你早早的去死吧!
王路有底气在封神大劫中翻盘的原因也就是这个,他知道天道想要的不是什么个体实力的极端强大。
天道想要的,是一个拥有辉煌文明的族群。
人族弱小,但是在文明一条路上,人族比任何族群都要走得远!
人族造出房屋以前,洪荒没有房屋。
人族造出钱币以前,洪荒还在以物易物。
人族造出文字以前,洪荒还在口口相传。
天道在人族身上看到了真正的希望。
文明的曙光。
诸天势力都认为人族不过是弱小的棋子,不过是博弈的战场。
可是看数个纪元以后。
强大的族群都毁灭了,唯有人族长存。
这也就是末法时代到来的原因。
当然,现在考虑这么多是没有用的。
但是王路知道周公旦的重要性,儒学的先驱,虽然没有完整的提出儒学的概念,但是他为孔子的学术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不是周公旦要抱截教的大腿,是截教要抱周公旦的大腿。
这才是王路为截教留下的真正后路,哪怕封神大战中截教真的输了,没事,跟着儒家混,总有一天能起来。
“上仙对我说过,姬旦此人乃是真正的天生不凡,还望截教一定要全力关注!”
“我明白了!你放心吧”,孔宣慎重的答应。
王路的心思微微平复,孔宣还是靠谱的。
“那这些骷髅呢,要如何处理的,此次是两位圣人的敕令,若是想要留住他们,恐怕不好办!”
“无妨,上仙说过,只要能保下他一个便好”,王路指着在一边看了半天戏的第七金乌,“至于剿灭骷髅妖的功劳,还希望大人能交给我!”
“好,这个没问题,我们要下这个功劳也的确没什么用处!在你手里才是最有用的!”
阐教,山崖云巅。
元始天尊用棋子敲打着棋盘。
太上也拿起一颗棋子,攥在手里把玩。
元始没抬头,就是往上抬着眼珠子,深陷下去的眼眶看起来像一只要扑出去生啖血肉的秃鹫。棋子在他双指的拖拽下,划出了一条白色的痕迹。
太上看到这条棋盘上的划痕,冷冷的笑道:“师弟这么大的岁数了,遇到事情还是沉不住气!”
元始把棋子捏在手里,卡塔一声捏成了粉末。
“师兄难不成有办法解决掉这个王路吗?”
“为什么非要解决掉他!”,太上反问道,他攥在手里的棋子,狠狠地被按在了棋盘中心的天元位置上。
“师兄你有办法就直说,不要再说这么多弯弯绕绕的话!”
元始和太上相处了数万年,深知这位师兄的秉性。嘴上说的,从来不是心里想的。想要知道这位师兄的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得看他的动作,像是刚才太上把棋子狠狠地按在棋盘上,说明他的心里已经有了决断。
果不其然,正如元始所料,太上的下一句话立刻就推翻了上一句话。
“此子对封神大劫的正常进行破坏太大了!我现在有些后悔把多宝早早的送到西方去了!有多宝在的话,我们现在大可不必为此心忧,我也不必动用那只血蚊子了!”
‘师兄打算用它?’,原始的眉头皱紧了,他不想让元始用那只蚊子,那只蚊子本来是用来对付西方教的,“师兄大可不必,不能为了一个小小的元婴浪费掉蚊子”
“那你还有别的可用之人吗?”
"不是还有吗!投靠西方教的那些孽徒!再不济也是大罗玄仙,王路若是有本事,就叫他一个接一个的杀掉吧!正好替我除掉这些孽徒,我也不必和西方教那两个秃驴掰扯!"
“谁去!”
“叫慈航去吧!他心思最多!装的最慈善,心思也是最狠的,就算是多宝不也是被他一口一口师兄叫的乐呵!”
连云山脉。
剿灭骷髅妖没有费太多的力气,有王路和孔宣两人暗中策划。
普通军士的感觉完全不一样了。
黄天祥的感觉也完全不一样了。
没错,他也跟着来了。
虽然年龄小,黄飞虎还是带着他来了。
这次前来随军剿灭骷髅妖的机会,黄飞虎是以出题的方式选择人选的。
他的大儿子黄天化三岁时就被清虚道德真君带走在青峰山紫阳洞修行。
剩下黄天禄,黄天爵,黄天祥三人。
出题考校的时候,他本以为是黄天禄会胜利,万万没想到小儿子的一番对于兵法的见解震惊到了他。
虽然小儿子也坦白了是从那个叫做王路的人嘴里听来的,黄飞虎还是毫不犹豫的选择了三儿子。
因为据他所知,三个儿子当时都在场,也就是说三个人都听到了王路对与兵法的见解。
可是沉下心来去思考的人只有三儿子。
真正优秀的将领,并非天赋异禀,而是善于从他人的想法中吸取精华,善于从失败中吸取教训。
这是他多年来的感悟。
二儿子三儿子比小儿子大了三四岁,却没有小儿子的谦逊和沉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