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趣 >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第三百五十五章 移民之困

常千里、常百业、曹有山等人牵着马走出扬州城,与来时不同的是,扬州城门外多了一根木杆,木杆上悬挂着一颗人头。

“杀人就杀人,不至于如此吧。”

曹有山皱了皱眉,感叹了一句。

常千里轻轻咳了咳,道:“曹兄慎言。”

死了的人是扬州城指挥史王礼,原因就在于城门大开、毫无防备,致使晋商“骑兵”入城。

王礼被问罪,脑袋不仅被摘了下来,还用于警示大明所有地方军士,城防无小事,绝不可掉以轻心。

兵部甚至因此颁布了专门的城防律令,其中有一条:

若非朝廷官员、军兵、驿使,任何人不得在城外三里内骑马。

一旦触犯,地方有权逮捕问罪。

晋商只是商人,只能牵着马走出三里,才能上马远行。

其实这也不算啥,毕竟商人送别的多,什么三里短停,十里长亭的,走多了也就习惯了。

“叔叔,回去之后,我还想出关。”

常百业憧憬地说道。

常千里看了一眼常百业,淡笑一声,微微摇头道:“出关就罢了,虽然眼下没有鞑靼、瓦剌的消息,但估计用不了一两年,那里就会彻底乱起来,我可不想让你冒如此之大的风险。”

“正因此如此,我们才需要多次出关,打探消息以赢得朝廷重视。”

常百业坚持自己的观点。

在京师这段时间中,常百业已然看清楚,商人想要地位,就必须赢得朝廷的认可。

虽然晋商带来了五百战马,震动京城,堪称万人瞩目,可沈一元、黄发财等人带来的却是粮食,是三季稻,其货物更关乎民生,得民心!

战马毕竟入的是军营,服务于战事,与百姓无关,惊叹过之后也就忘记了,不会轻易提及,可粮食会被百姓反复提及,相应的,沈一元、黄发财与南洋都会扬名于外。

晋商出关与蒙古人打交道,自然不可能带大量粮食回来,但大明正在发展羊毛纺织业,若是将羊毛纺织业做大,养活不少百姓,晋商也可以赢得口碑。

而这个前提,便是出关交易。

常千里摆了摆手,对常百业说道:“你还有更重要的使命,出关的事,就交给其他人去做吧。”

“什么事能比得上出关重要?”

常百业着急起来。

常千里脸上浮现出了一抹笑意,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问道:“朝廷要疏浚会通河的消息,你应该也有耳闻吧,这是我们晋商的机遇。”

常百业疑惑不解。

朝廷开会通河貌似与晋商毫无关系,人工是朝廷征调,钱粮是户部直接管控,想要插足分一杯羹可不容易。

再说了,会通河这件事是通天大事,一旦出了问题,建文帝必会大发雷霆,到时候,参与其中的人估计没什么好下场。

挖河不是机遇,是坑。

一旁的曹有山见状,伸手拍了拍常百业的肩膀,道:“你叔叔的想法是对的,你出关所虑不过有二,一效力朝廷,二取来羊毛。但这两项,皆非长久之事,难成家业。”

“为何?”

常百业有些不认可。

曹有山看了看周围,低声道:“效力朝廷,刺探情报未必有功,一旦出了差池,定是有错。此事不可久为。至于那羊毛,看似大有可为,实则利益有限,路途遥遥,耗费过大,均摊下来又能取多少利?眼下价高,过不了三五年价必下跌……”

常百业深吸了一口气,转过弯来,不由出了一身冷汗。

自己在思维里,将朝廷作为了“靠山”,认为“靠山”不倒,晋商就不会衰落。可现在想来,朝廷未必是靠得住的,他们只是利用商人取得情报,仅此而已。

若是没有了这份价值,那晋商的存在与否并不重要。至于羊毛,呵,等收拾了瓦剌与鞑靼,开个互市,让他们每年纳贡,不是更简单?

到那时,晋商就再无用武之地。

只顾眼前,没有考虑未来,很可能连自己走入死胡同都不自知。

“那叔叔,我需要做什么?”

常百业不再坚持,转而看向常千里。

常千里指了指西北方向,说道:“在我们踏入山西境内之前,你需要想明白,若是想不明白,最好是一直待在山西吧。”

“若是我想明白呢?”

“三年后,常家你说了算。”

常千里认真地说道。

常百业心头火热,过了三里界碑,飞身上马,高声道:“那叔叔就拭目以待吧。”

常家的未来,不能寄托在朝廷身上,既如此,那就以商道赢官道吧。

山西,太原,布政使司衙门。

布政使丁景福焦头烂额,来回踱步,朝廷明令,自山西迁五十万人口至北直隶、河南等地。

移民不可怕,可怕的是数量!

五十万啊!

丁景福不知道朝廷的人都在想什么,张一张嘴就是五十万人口,虽然山西底子厚,人口多,也不能如此折腾啊。

上奏朝廷的加急文书,至今也没个音讯,看来朝廷已是下定了决心。

“害人之策啊!”

丁景福哀叹一声。

虽然在二月初,朝廷移民的文书已经送抵山西布政使司,但丁景福与一众官员却没有公开消息,而是联名上书,请求朝廷减少移民规模。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丁景福恨不得自己站到城门口的土坡上张望,可朝廷始终没有传来消息。

这清明节都过了,再也不能拖下去了。

“大人,朝廷有消息了。”

布政使司右参议李彬匆匆步入大堂,将手中的文书递了过去。

丁景福连忙接过,忐忑不安地打开文书,看了几眼,顿时如五雷轰顶,后退两步,跌坐在椅子里,喃声道:“朝廷一定要大规模移民。”

李彬对这个结果早有预期,毕竟移民文书能从朝廷传到山西,就说明内阁与户部已经同意,既然他们同意了,地方的胳膊再反对,也干不过朝廷的大腿不是。

“如此的话,还请大人即刻下令,召四府、二十州、七十七县所有主官,以最快速度赶至布政使司衙门。”

李彬深知此事之紧急

,事态之严重。

朝廷给出了移民政策,但下面若是没有执行,没有领会,没有宣传,只是按照硬性指标去移民,很可能会激起民变。

到时候山西大乱,谁能担负得起责任?

必须让所有主官都来,听清楚朝廷旨意与政策,声明利害关系,说明白,到了紧急情况下,该如何应对。

丁景福皱着眉头,咬牙道:“命令各地知府、知县,无论远近,务必在三月二十日抵达太原,同时,将大移民的消息先传出去吧。”

“啊,大人,万万不可啊……”

李彬连忙劝道。

在各地官员还没有协调的情况下,将如此大消息传出去,山西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景象?

惶惶人心,如何度日?

万一民变……

丁景福摆了摆手,拿起以前的文书,吩咐道:“遵命令行事吧,不过在传消息的同时,务必将朝廷政策说清楚,尤其是这一条,子孙可免费进入当地府县修习课业,日后若参与科举,酌情优选,若有移民中举,优先选派官员……”

李彬无奈,只好答应。

朝廷要移民五十万至北直隶、河南的消息,在太原府首先炸开,并在口口相传之下,消息快速传到周围州县。

两日后,平阳府赵城。

已是花甲之年的杨腊月,坐在一棵槐树下,暖阳照在身上,很是舒坦,一旁的拐杖似乎也打了盹。

顽劣的杨元杰带着几个“跟班”逃出了学堂,跑到巷口看着老槐树,脸上满是期待。

淡淡的素雅的清香弥散而来,那尚未完全绽开的槐花,已显得诱人。

杨元杰蹑手蹑脚地带人到了槐树下,刚想爬树摘些槐花吃,却不料屁股一疼,哎呀一声便跌在地上,回头看着拿着拐杖的杨腊月,不由埋怨道:“杨爷爷,你就不能让我们先尝尝。”

“槐花还没开,尝什么尝,不好好修习课业,跑出来作甚,王教谕就不管管?”

杨腊月顿了顿拐杖,很是不满地说道。

杨元杰起身,拍了拍身上的土,道:“王教谕可没心思管我们,听说又要大移民,教谕大人去县衙听消息,不过知县大人去了太原,怕短时间回不来了。”

“大移民?”

杨腊月震惊地看着杨元杰,脸色变得有些苍白。

杨元杰见杨腊月如此,不由笑道:“爷爷定是担心移民成灾吧?不过这一次移民应是不会,朝廷给足了政策……”

“呵,朝廷政策?什么时候朝廷政策能信过!”

杨腊月愤然喊道。

“这……”

杨元杰身后的几个跟班,顿时跑了。

诽谤朝廷可是重罪,这些人还打算以后考取功名,万一留了案底,可就不太好办了。

杨元杰叹了一口气,也没介意,就坐在一旁的石墩上,问道:“爷爷认为朝廷不可信?”

杨腊月呵呵冷笑起来,对杨元杰说道:“朝廷官员手段多得是,欺骗人更是手到擒来,什么好听的话,全都是胡扯。孩子,你可知道,洪武时期洪洞大槐树移民,是如何移民的?”

相关推荐:都市之修仙归来剑气十万亿光年网游之都市修仙都市之仙尊归来纨绔才子精灵店里走出的博士公主病斗罗:被小舞表白的我,审判唐三盛世婚礼:天价小娇妻阳神高手纵横都市